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资本逻辑的生成与劳动主体的重塑——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资本论》的文本分析
资本逻辑的生成与劳动主体的重塑——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资本论》的文本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与现实场域,但马克思绝非是将劳动主体与资本主体进行机械的二元对立,而是经历了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出发,在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后,完成以资本逻辑为统摄来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视角转换.通过对劳动、劳动能力与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商品成为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理论中介.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分析框架下成为商品、生产商品、消费商品,在创造使用价值与失去交换价值的矛盾中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因资本具有普遍趋势与特殊限制的内在矛盾,在资本逻辑的矛盾本质与内在界限中,劳动主体的历史性、生产性、实践性与革命性得以重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可欣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资本
资本逻辑
资本界限
劳动主体
出版年:
2024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江汉论坛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28
ISSN:
1003-854X
年,卷(期):
2024.
(3)
参考文献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