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儒家学者中,荀子最为明确地提出其群体观,主张"人生不能无群"且"人能群",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荀子以"分"作为人能群的原因,以"义"作为"分"而能行的根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延伸.他认为"以分结群"和"以义成序"的根据在于人有"心",心可辨"分"识"义",即辨"人道";再进一步,在"以心辨道"的同时"以学增能",即践"人道";而"人道"的最终指向即是一个和谐的群体."分""义""心""学"都是一般、普遍意义的人类自身主体性的具体表现,是人之为人者,构成荀子"能群"思想的四个维度.人通过心辨、学能、尽分、守义而合于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