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老子》光之喻的道论和心学意涵
《老子》光之喻的道论和心学意涵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老子一以贯之地以光及其引起的明暗现象作为人心之知的能力的譬喻,既用"明道若昧""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等来描摹混一不二的道体,又用"和其光""用其光,复归其明""光而不耀"等来指示去"知"与"故"的修道方法,还用"幽兮冥兮"等无光明之象来比拟修道者的心境.老子以光喻知,旨在引导修道者反思、超越物与名言的二元结构,体悟即明即暗、非明非暗、混一无名之道,从而养成无心、无知的愚人之心.通过分析老子对于光之喻的运用及其哲学意涵,可以更深入理解老子知论、道论和心学的旨趣.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夏世华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关键词:
老子
明道若昧
和其光
光而不耀
愚人之心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15ZDB006
出版年:
2024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江汉论坛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28
ISSN:
1003-854X
年,卷(期):
2024.
(5)
参考文献量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