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类环境观的再审思:中西环境美学对话

人类环境观的再审思:中西环境美学对话

扫码查看
阿诺德·伯林特与陈望衡的环境美学对话围绕五个核心论点展开.关于环境,二位学者均认可环境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伯林特强调整体的环境概念,陈望衡在认同整体性的同时,也强调人类实践对环境生成的重要作用.关于参与,伯林特以"参与"定义审美活动的整体性与连续性,陈望衡则以"居"阐释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参与.关于环境的文化属性,伯林特强调文化差异对审美感知的影响,陈望衡则认为对环境文化性的共识蕴含着共通的可能性.关于生态与环境的关系,伯林特认为生态是看待环境的科学视角,不具有美学意义,陈望衡则在这种反思的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文明美学.关于美学共同体,伯林特指出美学共同体的特殊之处在于使世界在审美经验中恢复其源初统一性,陈望衡则将家园感作为环境美学的审美本质,由此引申出环境作为人类共有家园这一共同体思想.通过此次对话,两位教授在理论意义上明晰了环境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发展的思想跃迁,也开启了新阶段环境美学研究的核心面向.

陈望衡、[美]阿诺德·伯林特、钟贞

展开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美国长岛大学

环境 参与 文化 生态 共同体

2024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海学刊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3
ISSN:1000-856X
年,卷(期):2024.(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