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民俗互济中东亚汉文化圈的认同与个性——以朝鲜半岛苏轼《赤壁赋》流播为中心

经典、民俗互济中东亚汉文化圈的认同与个性——以朝鲜半岛苏轼《赤壁赋》流播为中心

扫码查看
朝鲜半岛文人对苏轼赤壁泛舟行为的仿效任性而通脱,对《赤壁赋》的艺术体验执着且痴迷.文学经典与民俗活动互渗融合,自娱自乐和自我求证里"小中华"的属性认同不免夹杂着些自以为是,但其间形塑生长着较短量长,难以掩饰的文化自信确是事实.而这一切发生的背景,缘于自宋以来朝鲜半岛和中华文化认同关系的迁转.《赤壁赋》流播集中于高丽中期到朝鲜王朝后期的七百余年里,朝鲜文人以周边区域的位置身份展示了对中国中心权威的挑战,其文学创作扩大了中国古典文学史版图,映射出宋型文化的博大深邃.经典将长久赋能东亚汉文化圈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成明明

展开 >

西北大学文学院

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

苏轼 《赤壁赋》 民俗 文化认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9BZW071

2024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海学刊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3
ISSN:1000-856X
年,卷(期):2024.(2)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