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理解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与标尺.文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体系内是实践的事情,以进步为主要趋势,以社会的素质、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等为重要组成部分,应向财富、民主、博爱、公平等多维度平衡的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最强势和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原则性批判,以"物质和道德上的贫困"高度概括其症候,"剩余价值的发现"道出其吊诡关键,指出其"自私自利"的原则,预言资本主义文明必将被"高级的新形态"即社会主义文明取代,并从要素来源、本质特性和实现主体三方面完成了社会主义文明的逻辑证成.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可见其中鲜明的实践指向:一是尊重人民群众在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二是创新发展符合文明进步的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三是结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各民族现代文明精神内核;四是开辟现代化新途径以文明交流互鉴代替文明隔阂冲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及其实践指向,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