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数字时代身份欺诈行为的刑法应对
数字时代身份欺诈行为的刑法应对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身份具有多元法益属性,是资格和利益的承载者,是个人参与社会交往的自我标识、自我认同和自我归属.数字时代的身份欺诈不是传统身份欺诈的简单场域拓展,其行为后果具有复合叠加效应和无序扩散效应,影响面更广、危害性更强.我国刑法关于身份欺诈的罪名体系已无法有效回应数字时代身份欺诈犯罪治理需求.数字时代身份欺诈行为的刑法应对思路,可以从现有罪名的权宜性修补和独立罪名的专门性增设两个维度展开,应注重传统身份欺诈与数字身份欺诈的一体化规制、普通身份欺诈与特定身份欺诈的一体化规制、个人身份欺诈与单位身份欺诈的一体化规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怀胜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
关键词:
身份欺诈
数字身份
数字时代
刑法规制
一体化规制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22BFX048
出版年:
2024
江淮论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淮论坛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98
ISSN:
1001-862X
年,卷(期):
2024.
(3)
参考文献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