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社会空间的形塑——以西部典型村庄为例
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社会空间的形塑——以西部典型村庄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对社会空间的影响较少受到学界关注.通过对西部典型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自"新农村建设"时期至今的回顾,发现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是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前提,村民以平等信任为原则的动员参与是治理基础,国家不同阶段的持续投入是资源支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及其结果形塑了社会空间的不同面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增强了村庄共同体意识,但居住空间位置的重组意外弱化了日常互动,现代化生活方式加剧了交往空间的区隔,产业衰微和建房负债则强化了村民"乡—城"的单向空间流动.未来农村应在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与社会空间的有机互促,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卢春天、王辰光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 710049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新农村建设
社会空间形塑
"三生空间"
乡村振兴
出版年:
2024
江淮论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淮论坛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98
ISSN:
1001-862X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