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甘肃省肿瘤医院的 90 例肿瘤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镇静方式,观察组实施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 48 h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ICU住院费用、疼痛程度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 48 h浅镇静率为 55.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CU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观察工具法(CPOT)、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POT、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在肿瘤重症患者应用中效果显著,可以尽快达到浅镇静目标,减少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王莉、周湘哲、田瑞兆、袁宽道、杨鹏、张丽丽、马艳琦

展开 >

甘肃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甘肃 兰州 730050

目标导向性 镇静策略 肿瘤重症患者 疼痛程度 预后质量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021)

GSWSKY2021-033

2024

吉林医学
吉林省人民医院

吉林医学

影响因子:0.926
ISSN:1004-0412
年,卷(期):2024.45(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