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介导玻璃酸钠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在 2016 年 8 月~2018 年 9 月收治的 100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 1 个疗程后按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氧化应激[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的差异,同时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玻璃酸钠治疗后,有效率达到 80.0%,有效 80 例,无效 20 例.有效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无效组,Lysholm评分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NO、MDA水平低于无效组,SOD、GSH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中NO、MDA指标与Lysholm评分呈负相关,与WOMAC评分、VAS评分呈正相关;SOD、GSH指标与Lysholm评分呈正相关,与WOMAC评分、VAS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应激水平在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着明显的介导作用,临床在治疗期间可监测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用于评估疗效及预后,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