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6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五组,分别为 1~2 期组、3 期组、4 期组、5 期未透析组、5 期透析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比较五组患者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综合凝血指数(CI)、最大振幅(MA)、凝血时间(K)、反应时间(R)、分析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检验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结果:五组患者APTT、PT、T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期未透析组、5 期透析组D-D、FIB高于 1~2 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CI、MA、K、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期组、4 期组、5 期未透析组、5 期透析组CI、MA高于 1~2 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期透析组MA低于 5 期未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患者中,K、R与肾小球率过滤呈正相关(r=0.322、0.387,P<0.05),CI、MA与肾小球率过滤呈负相关(r=-0.456、-0.542,P<0.05),D-D、Fib 与肾小球率过滤呈负相关(r =-0.379、-0.388,P<0.05);APTT、PT、TT、INR 与肾小球率过滤无明显关系(r=-0.221、-0.149、-0.234、-0.259,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准确性较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