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者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价值.方法:纳入 2020 年 1 月~2021 年 2 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PICC置管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均予以PICC置管并且进行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分级护理干预,评价患者干预价值.结果:置管后 7 d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较置管前提高,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较置管前降低,而两组置管前后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与干预第 1周的风险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 2 周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PICC置管患者,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朱韦红、田慧

展开 >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干预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凝血指标 上肢静脉血栓

2024

吉林医学
吉林省人民医院

吉林医学

影响因子:0.926
ISSN:1004-0412
年,卷(期):2024.45(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