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肺脏超声细化评分联合呼吸机治疗模式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肺脏超声细化评分联合呼吸机治疗模式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肺脏超声细化评分联合呼吸机治疗模式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运用.方法: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2023 年 1 月~2024 年 8 月就诊新生儿科的极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或极早产儿(胎龄≤32 周)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新生儿初始进行呼吸机治疗.同时在出生 7 d、14 d进行肺脏超声评分,根据出生28 d病情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统计两组初始、出生7 d、14 d时呼吸机治疗模式等级变化;对比两组新生儿和不同病情程度BPD患儿出生 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肺脏超声评分对早产儿BPD诊断效能;分析BPD患儿肺脏超声评分与呼吸机治疗模式的相关性.结果:出生 14 d呼吸机治疗模式相比出生 7 d时,非BPD组共 19 例降级,14 例无变化;BPD组共 18 例降级,19 例升级,25 例无变化.BPD组出生 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均显著高于非BPD组(P<0.05);重度BPD组出生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显著高于中度BPD组;且中度BPD组出生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显著高于轻度BPD组(P<0.05).肺脏超声评分以 38 分作为截断值,诊断BP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2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1.56%、88.71%.肺脏超声评分和呼吸机治疗模式表现为正相关(r=0.397,P=0.003).结论:肺脏超声细化评分、呼吸机治疗模式能反映早产儿BPD病情,两者联合在早产儿BPD早期诊断和监测中有较高价值.

陈建东、赖莉萍、陈启冰、郑文娟

展开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福建 龙岩 364000

肺脏超声细化评分 呼吸机治疗模式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2024

吉林医学
吉林省人民医院

吉林医学

影响因子:0.926
ISSN:1004-0412
年,卷(期):2024.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