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认知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对象,采用核密度方法识别核心和次核心;构建“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并进行实践分析.发现:①在地理格局上,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年均降水量400 mm以上的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从行政区划来看,部分省份、地级市的交界地带为传统村落的密度核心.②GWR结果显示,对于地形因素,第二阶梯海拔越低、第三阶梯海拔越高传统村落越集中;对于生态因素,在农产品主产区或生态环境保护区,既出现生态环境越好传统村落越密集特征,也出现生态环境越好传统村落越分散特征;对于人口因素,“胡焕庸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人口越密集传统村落越集中,而该线以东区域则相反;对于经济因素,中西部大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传统村落趋于聚集,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总体较高传统村落趋于分散;交通和城市因素在不同区域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亦存在两面性特征.总体看,各地理要素的回归系数存在正负值、正负值比重差异以及高低值空间差异,反映各要素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向、程度和范围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要素回归系数空间差异,提出了传统村落开发利用的建议.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李江苏、王晓蕊、李小建

展开 >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河南 开封 47500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河南 郑州 450046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胡焕庸线 格网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414011294197122316JJD7700212018CJJ0731824004100752020-CX-006

2020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经济地理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575
ISSN:1000-8462
年,卷(期):2020.40(2)
  • 101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