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京津冀地区乡村功能分区及振兴途径

京津冀地区乡村功能分区及振兴途径

扫码查看
基于面向高维数据的聚类方法开展乡村功能分区,有利于挖掘乡村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合理的乡村振兴途径.文章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从经济发展、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及旅游服务4个维度构建乡村功能评价模型,基于各项功能指数分析其特征;借助gCLUTO软件实现功能聚类,综合考虑地理探测器的q统计量和分区计算成本确定最适宜的功能区,进而提出乡村振兴途径.结果 表明:①经济发展对乡村功能的贡献和结构合理性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是制约区域乡村功能发展的主要因素.②京津冀地区最佳的乡村功能聚类数为11,在以经济发展功能为指示变量的前提下,不同的聚类结果呈现出一定的相似一致性;根据主要贡献功能和区间差异特征,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经济—生产、经济—社会保障、生态—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生态、生产—社会保障(Ⅰ和Ⅱ类)、社会保障、农产品生产(Ⅰ和Ⅱ类)和生态—生产(Ⅰ和Ⅱ类)等11个功能区.③建议立足当前功能区的发展特征,遵循“优化优势功能、强化中等功能、改善薄弱功能”等思路分层次、分阶段确定功能区未来发展定位,促使乡村由局部振兴转为全面振兴.
Rural Function Zoning and Approach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张衍毓、唐林楠、刘玉

展开 >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北京100035

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100035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京 100097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京 100097

展开 >

京津冀地区 乡村功能 乡村振兴 分区 gCLUTO 地理探测器 聚类

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KLLU20180191920102018YFB2100703

2020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经济地理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575
ISSN:1000-8462
年,卷(期):2020.40(3)
  • 1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