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0个核桃无性系鲜果内种皮苦涩味相关物质及易剥性比较

10个核桃无性系鲜果内种皮苦涩味相关物质及易剥性比较

Comparison of bitter taste-related substances and peeling difficulty of fresh nut endotesta among ten walnut clones

扫码查看
[目的]筛选出内种皮苦涩味轻且内种皮易去除的优良核桃无性系,为鲜食核桃专用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0个优良核桃无性系的鲜果为材料,测定其内种皮的单宁含量、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多糖含量、内种皮厚度和去皮耗时共6个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重复力估算,研究不同核桃无性系内种皮苦涩味相关物质含量、多糖含量和易剥性的变异规律,并采用独立选择标准法对10个无性系进行评价.[结果]92号无性系鲜果内种皮的单宁含量最高(11.54 mg/g),64号无性系鲜果的该指标值最低(2.81 mg/g).各无性系鲜果内种皮的多糖含量为2.41~5.77 mg/g,其中301号无性系内种皮多糖含量最高.91号无性系鲜果内种皮的黄酮含量和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无性系,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参试无性系鲜果的内种皮厚度为0.10~0.25 mm,去除内种皮耗时1.53~2.82 min,其中72号无性系的内种皮最易去除,去除65号无性系内种皮耗时最长.各核桃无性系鲜果内种皮各性状的重复力均在0.850以上,说明参试核桃无性系内种皮的易剥性和苦涩味物质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核桃86号无性系鲜果易去除内种皮,且其内种皮中多酚、单宁等苦涩味相关物质含量相对较低,可作为鲜食核桃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

王芳、郑先强、糜加轩、吕健、朱艳、时羽杰、万雪琴、杨汉波

展开 >

四川农业大学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 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 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 生态林业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130

达州市宣汉县林业局,四川 达州 635017

核桃 无性系 内种皮 苦涩味 易剥性 遗传变异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科研兴趣培养计划

2021YFYZ00322021234

2022

经济林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经济林研究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23
ISSN:1003-8981
年,卷(期):2022.40(1)
  • 1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