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桄榔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剂盒方法,选择健康、新鲜、表现良好的嫩叶,提取广西 18 个桄榔居群的 201 份样品基因组DNA,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 10 条清晰明亮、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桄榔样品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POPGENE32 软件计算引物的多态性指标,用NTSYS软件中的UPGMA法构建居群间的聚类图,分析评价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结果]10条引物共扩增出150个位点,所有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100%,等位基因数量平均值为1.552 2,有效等位基因数量平均值为1.278 6,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257 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0.168 1.弄岗居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214 4),南宁市人民公园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104 7).201 份供试样本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 0.833 8~0.983 2,平均值为 0.916 2.其中,崇左市天等县居群与南宁市人民公园居群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遗传差异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远;龙州县水口镇居群与龙州县武德乡居群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遗传差异性最小,亲缘关系最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 0.928 时,可将 18 个居群分成 5 个类群.[结论]广西桄榔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ISSR分子标记在桄榔种质间有丰富的多态性,能较好地揭示桄榔居群间的亲缘关系,适用于桄榔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