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语境与决定性结构——《桃花源记》文本的再解读

历史语境与决定性结构——《桃花源记》文本的再解读

扫码查看
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于动荡之世,以魏晋玄学思想为指导,在"人的觉醒"年代中创作而成的.从小说的"决定性结构"看,该作品又是对理想"人居"的探寻.陶渊明采用"误入异境"的传统叙事模式,虚构了一个有着"小国寡民""大同"色彩的东方"乌托邦"——"桃花源".它已成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印记.桃花源不仅象征着人们的理想生活,还暗含着对黑暗乱世的批判,更是逐梦华夏盛世的不竭动力之源,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吕行

展开 >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桃花源记》 历史语境 决定性结构 符号

2024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九江学院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145
ISSN:1673-4580
年,卷(期):202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