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冷却管结构及进气方向对空冷中冷器性能的影响

冷却管结构及进气方向对空冷中冷器性能的影响

扫码查看
首先,通过试验方法获得了基准空冷中冷器在不同速度时的冷侧静压降和传热系数.然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试验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静压降,试验值与仿真值的绝对误差不超过7%,而传热系数则不超过15%,说明当前仿真的准确性.接着,继续采用计算流体方法研究了冷侧风速为6 m/s时,不同冷却管前缘半径R1及进气方向β对空冷中冷器冷侧热工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1=3.6 mm且β=90°时,Fanning摩擦因子f取得各工况中的最小值;当R1=0 mm且β=90°时,努赛尔数Nu取得各工况中的最大值;当R1=3.6mm且β=90°时,中冷器热工水力性能综合评价准则PEC取得各工况中的最大值.
Influence investigation of cooling tube structure and airflow direction on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air-cooled charge air cooler

胡兴军、张靖龙、罗雨霏、辛俐、李胜、胡金蕊、兰巍

展开 >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2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43

车辆工程 空冷中冷器 冷却管前缘结构 进气方向 计算流体力学 热工水力性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875238

2021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92
ISSN:1671-5497
年,卷(期):2021.51(6)
  • 3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