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厘清二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我国2014-2021年1625个县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并进行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2)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但整体耦合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东部高、其余区域低"的空间结构特征;(3)全国及各区域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相对发展状态不尽平衡;(4)教育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政府适当支持均能推动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居民素养提升方面,还需要因地制宜,最终推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罗兴、李晓涵、何奇龙、马九杰

展开 >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新型城镇化 数字普惠金融 耦合协调模型 相对发展度模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1CJY00320&ZD164

2024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河南省金融学会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003-4625
年,卷(期):2024.(2)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