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北平原农作物生产力及固碳能力模拟

东北平原农作物生产力及固碳能力模拟

Simulating of Produc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Crops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扫码查看
拟探明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平原作物生产以及农业植被对日益升高的大气CO2固定能力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CERES系列模型与3种大气环流模型耦合的方法,评价了CO2倍增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4种主要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生产力、水分状况以及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来(2040年)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牛育期分别缩短27 d和29 d,大豆和春小麦生育期只缩短13 d和9 d;雨育大豆模拟生物量较当前值平均增幅高达50%,灌溉水稻和雨育玉米生物量较当前值增幅分别为10%和6%左右,而雨育春小麦的情况较复杂,其生物量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干扰;未来气候变化可使研究区域作物固碳能力从3.82 t/hm2提升到4.39 t/hm2.表明:气候变暖使作物生育期缩短;CO2倍增,大豆生产力提高显著,水稻和玉米生产力略有增加,春小麦由于对水分敏感而生产力不稳;当前东北平原农业植被的固碳能力偏弱,未来气候变化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碳汇功能的强化.

朱大威、金之庆、石春林

展开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GCMs CERES 影响评价 固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30370815304703322007AA10Z221

2010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93
ISSN:1000-4440
年,卷(期):2010.26(6)
  • 1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