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芍药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其雌蕊的生理响应机制

芍药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其雌蕊的生理响应机制

扫码查看
为探究不同芍药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筛选出亲和性较好的杂交组合,以芍药老来红(LLH)、蝶恋花(DLH)、鲁红(LH)、莲台(LT)、星光灿烂(XGCL)、遍地红(BDH)、Kansas、Venus和Peter Brand 9 个品种为母本,以牡丹凤丹白(FDB)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测定授粉后不同时间(1 h、2 h、4 h、8 h、12 h、24 h)雌蕊中的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胼胝质(β-1,3-葡聚糖)含量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并对授粉后花粉粒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授粉后 2h观察到花粉粒开始萌发,BDH×FDB、Kansas×FDB和Peter Brand×FDB 3 个组合的花粉粒萌发相对较晚.随后在花粉管的生长过程中,胼胝质不断沉积,花粉管开始出现扭曲、缠绕等现象.授粉后 24 h,LLH×FDB、LH×FDB和Kansas×FDB 3 个组合可以观察到花粉管进入柱头,但未进入子房.POD、SOD活性在9 个组合间及同一组合授粉后不同时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当POD、SOD活性较高时,花粉粒萌发较快且花粉管正常生长.胼胝质含量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不同组合间差异显著,高含量的胼胝质及低活性的β-1,3-葡聚糖酶会导致花粉管出现扭曲缠绕、肿胀等异常现象.国内的芍药品种中,LLH×FDB、LH×FDB组合的亲和性较好,BDH×FDB组合的亲和性最差;国外的芍药品种中,Kansas×FDB组合的亲和性相对较好,Peter Brand×FDB组合的亲和性最差.
Distant hybrid compatibility of Paeonia and its physiological response mechanism of pistil

Paeonia lactifloraPaeonia suffruticosa distant hybridization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ycalloseβ-1,3-glucanase activity

贺丹、曹健康、何松林、符真珠、华超、张明星、王政

展开 >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芍药 牡丹 远缘杂交 保护酶活性 胼胝质 β-1,3-葡聚糖酶活性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农业大学2021-202"百千万"社会服务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3A220001308022103160056831870698

2023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93
ISSN:1000-4440
年,卷(期):2023.39(3)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