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博物馆数字化的公共性机理、风险识别与全流程保护

博物馆数字化的公共性机理、风险识别与全流程保护

扫码查看
博物馆没有被互联网取代,但正在被数字化重新配置,进而呈现出数字式的公共性机理,可将其类型化为数据化下的可及性、场景性中的体验感等.其中存在数据泄露、数据被篡改影响版权认定、虚拟现实成瘾,以及侵害相关主体权益等风险.为化解上述风险,全流程保护模式成为可行方案之一.在国家政策规范的支持下,全流程保护因基于预防性理念预判风险并予及时化解而具有可行性;博物馆数字化过程中风险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征,使全流程保护具有必要性.实现全流程保护要从如下几方面着力:馆藏文物数据化过程中的重点是保护数据安全、展示(览)阶段应注重版权保护、沉浸式体验中应注重保护博物馆与用户的权益.

宋芳斌、甘锋

展开 >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国家文化与旅游行业智库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

博物馆数字化 全流程保护 可及性 场景性 数据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重点项目

21ZD112023M73170123SYA-026

2024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江苏社会科学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56
ISSN:1003-8671
年,卷(期):2024.(3)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