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音乐历史的各个时期,协奏曲虽具有不同的类型,但却拥有相似的内在表达"范式".20 世纪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协奏曲在继承浪漫时期协奏曲风格的同时,也在创作上突破了以往协奏曲的写作范式.比如打破传统三乐章结构,引入更多样化的乐章数量和速度布局,在结构布局上实现突破;突破独奏与乐队二元对立,赋予小号、圆号等乐器"第二独奏"的角色,或将独奏乐器的演奏效果设计得更像乐队,在角色特性上实现突破;融合协奏曲与其他体裁,并借鉴复古的巴洛克风格,例如融入夜曲、谐谑曲、帕萨卡利亚和布尔列斯卡等体裁,在体裁特性上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