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黄安伦《舞诗第三号》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黄安伦《舞诗第三号》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黄安伦的《舞诗第三号》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当代钢琴作品.全曲中景至背景层面中,上行纯四度—下行大二度的核心音调和二度下行级进的"隐性动机"是整部作品的音乐线索和出发点,逐步形成了二者互动与交替的音高运动规律.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将西方技术与中国民歌元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方大小调体系、泛调性手法和民族五声调式三者相融合的个性化音乐语汇.这些基本分析均有利于对该作品演奏技术的准确理解和有力表达.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郝赛赛、邓捷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关键词:
黄安伦
舞诗第三号
隐性动机
音高运动
演奏分析
出版年:
202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音乐学院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TPCD
CHSSCD
影响因子:
0.271
ISSN:
1003-1499
年,卷(期):
2024.
4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