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麦秸秆预处理对球拟假丝酵母产槐糖脂的影响

小麦秸秆预处理对球拟假丝酵母产槐糖脂的影响

扫码查看
考察了小麦秸秆的预处理方式对球拟假丝酵母(Starmerella bombicola)利用其糖化液发酵产槐糖脂(SLs)的影响,并对发酵进行了优化.分别选择稀酸预处理(DAP)、NaOH预处理(SHP)和SO3微热爆预处理(STMEP)对小麦秸秆进行预处理,使用纤维素酶酶解糖化后将糖化液用于SLs的发酵,考察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和活性炭脱毒对SLs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SHP最利于小麦秸秆的酶解糖化,所得糖化液中葡萄糖的初始质量浓度达61.30 g/L,其次为STMEP和DAP,葡萄糖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48.30和40.00 g/L.STMEP糖化液中抑制物的总质量浓度最低,其次为SHP和DAP.球拟假丝酵母可以直接利用上述糖化液发酵产SLs,但发酵特性有所不同.SHP和STMEP糖化液更利于酸型槐糖脂(ASL)的积累,相比于化学合成培养基,其产量分别提高了74.3%和92.3%,达到(100.450.94)和(110.860.23)g/L.补加葡萄糖和活性炭脱毒可以进一步提高SLs的产量.对于SHP糖化液,补加葡萄糖及其与活性炭脱毒的联合可将ASL的产量提高至(124.490.15)g/L;对于STMEP糖化液,则可将内酯型槐糖脂(LSL)的产量提高至(32.020.11)g/L,与化学合成培养基〔(34.730.06)g/L〕的发酵水平相当.
Influence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of wheat straw on sophorolipids production by Starmerella bombicola

王彤、马晓静、邵君前、朱慧霞、王淮、姚日生

展开 >

合肥工业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 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9

小麦秸秆 预处理 槐糖脂 球拟假丝酵母 发酵优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

JZ2021HGTB0114W2020JSKF0830W2021JSKF0443202004a06020041202003a05020060

2022

精细化工
大连化工研究院设计院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 辽宁省化工研究院

精细化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57
ISSN:1003-5214
年,卷(期):2022.39(1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