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纤维支撑层在正/反渗透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红李楠林玉双代昭...
    2553-2563,2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纤维正/反渗透复合膜在膜分离领域备受瞩目,其独特结构和性能为膜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通过单一或多种聚合物制备纳米纤维支撑层,并结合纳米材料负载、表面改性、中间层引入等方法,有效增强其孔隙率和三维孔隙结构性能,实现了对溶质的高效截留和通量增强.在水处理领域采用纳米纤维复合膜能够降本增效,符合中国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顺应水处理领域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等多方面的迫切需求.该文阐述了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特别是结构设计、功能调控等,并重点探讨了纳米纤维作为支撑层在正/反渗透膜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膜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纳米纤维正/反渗透复合膜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农业灌溉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纳米纤维支撑层内浓差极化支撑层的改性正/反渗透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改性与应用进展

    刘同力黄从树王晶晶梁宇...
    2564-2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光致变色材料通过紫外光与可见光照射能够发生可逆的光异构化过程,进而实现颜色的可逆变化.螺吡喃类材料作为一类光致变色性能优异的有机材料,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与青睐.通过对光照、温度、酸碱度(pH)和机械压力等多种条件的调控,螺吡喃类材料能实现高效、灵敏的变色行为.基于螺吡喃类材料的光致变色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和微胶囊等多种变色材料在光电信息存储、智能传感器、防伪与加密、靶向药物和荧光探针等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分子结构、设计与功能化,阐明了螺吡喃类材料设计与功能化的构效关系,介绍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及最新研究热点.最后,展望了螺吡喃类材料未来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光致变色螺吡喃合成功能化光开关智能材料

    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魏佳峰刘星星贾康乐宁俊华...
    2580-2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性离子聚合物含有相同数量的正负电荷,整体呈电中性,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水分子形成超强水化层,有效阻止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细菌及血小板等黏附,这种优异的抗生物污染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及工程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简述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包括水合作用和空间效应在内的抗生物污染机理;概括了两性离子聚合物的抗蛋白质吸附、抗细菌感染、抗血栓生成、抗免疫排斥反应等抗生物污染特性;重点综述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在医疗器械涂层、生物传感器敷料、药物递送载体、界面润滑剂、医用敷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分析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涂层均匀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两性离子聚合物生物污染防污机理防污特性生物相容性

    过氧化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周沄梵阮秀秀黄驰佘远斌...
    2590-2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氧化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害细菌、难降解有机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研发与普及成为环保领域高度关注的课题.该文综述了在高级氧化技术中过氧化氢不同活化方式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从活化过氧化氢、减少过氧化氢消耗 2 个方面重点探讨了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催化剂活化、外加能量活化、与其他氧化剂联用活化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光催化与电催化的原位生成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针对过氧化物的新型活化方式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对拓展和加速推进新型过氧化物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及过氧化物缓释材料在减少过氧化物对体系中催化剂与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高级氧化水处理活化机制

    明胶基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跃宏代浪浪杨晨魏滨...
    2603-2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胶基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中.该文概述了明胶的特性,总结了明胶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浇铸法、熔融挤出法、涂膜法和静电纺丝法;阐述了不同增塑剂对明胶基薄膜性能的影响,并综述了明胶基复合薄膜的研究进展,涵盖明胶与糖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蛋白质和纳米材料等复合体系,探讨了明胶基复合薄膜在果蔬保鲜、肉类保鲜和其他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对明胶基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绿色化、高性能化、多功能性明胶基食品包装薄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明胶生物质复合薄膜食品包装力学性能

    氮磷共掺杂甘蔗渣基碳量子点的制备及Fe(Ⅲ)检测

    靳玉辉张东辉李媚林国友...
    2616-2621,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物质甘蔗渣为碳源、磷酸氢二铵为N源和P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原位N、P共掺杂甘蔗渣基碳量子点(N/P-CDs).以N/P-CDs的相对荧光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N/P-CDs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XRD、UV-Vis、FTIR、AFM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表征了N/P-CDs的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质,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Fe3+[Fe(Ⅲ)]的检测.结果表明,在m(磷酸氢二铵)/m(甘蔗渣)=0.8、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12 h、投料量(磷酸氢二铵和甘蔗渣总质量,下同)2.16 g的条件下,制备的N/P-CDs相对荧光强度最高;N/P-CDs粒子高度主要分布在0.2~0.7 nm,宽度约为 9.7 nm;N/P-CDs的绝对量子产率达14.6%,平均荧光寿命约为12.02 ns;N/P-CDs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在波长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30 nm,发射波长为407 nm,N/P-CDs在Fe3+存在时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荧光猝灭效果,可用于水溶液中Fe3+的选择性检测.

    碳量子点甘蔗渣掺杂离子检测生物质功能材料

    甘露糖醇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传热性能

    陈琰王金书白金刚郭智文...
    2622-2628,2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中温相变储能材料(PCM)甘露糖醇(Man)的封装效果,以氧化石墨烯(GO)为支撑骨架原位生长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通过高温煅烧构筑了碳载体(PC),采用浸渍法对Man进行封装制备了复合相变材料PC/Man.采用SEM、XPS、N2 吸附-脱附、DSC对PC/Man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价了其导热性和渗透性.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管式换热器中储热材料的凝固过程,探讨了温度和液相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C兼具微介孔和大孔的多级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249.7 m²/g)、孔体积(0.15 cm³/g)、平均孔径(约14 nm)对Man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减少了Man的渗漏.PC/Man加热至180℃后,30 min内PC/Man的质量损失为1.03%;PC/Man的吸热焓达185.3 J/g,导热系数为0.8306 W/(m·K),PC形成的高导热通道实现了Man快速有效的热能释放.PC/Man凝固换热周期为40 min,具有较高的放热效率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实现热量的快速交换.

    原位生长相变材料中温储热传热模拟甘露糖醇功能材料

    微凝胶增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吕斌张永刚吕宝强高党鸽...
    2629-2636,2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单体,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和机械破碎法制备了微凝胶(MG)悬浮液,将其与 AM 溶液复合,通过引发聚合制备了微凝胶增强聚丙烯酰胺双网络(MG-PAM DN)水凝胶.采用FTIR、SEM对MG-PAM DN水凝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合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和能量耗散性能测试,考察了MG悬浮液用量(以溶液总质量计,下同)对MG-PAM DN水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悬浮液用量为40%时,制备的MG-PAM DN水凝胶呈现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平均孔径为20 µm;其压缩强度可达25.42 MPa(95%形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201.2 kPa和450.4%,在不同应变(70%、80%)下均具有良好的能量耗散性能;MG-PAM DN水凝胶还可以承受弯曲、打结、按压、切割、提重等不同的机械作用.MG的引入增加了MG-PAM DN水凝胶内部的交联密度,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网络结构,使MG-PAM DN水凝胶拥有更高的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

    微凝胶悬浮液水凝胶聚丙烯酰胺力学性能能量耗散性能功能材料

    多功能相变微胶囊的储热与抗电离辐射性能

    阙川林刘天乐杨国坤孟征...
    2637-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正十四烷和正十八烷为原料,制备了二元复合共晶相变材料(PCM),以其为芯材、BaCO3 为壁材,采用自组装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多功能相变微胶囊(MPCM).采用FTIR、SEM、TGA、DSC对MPCM进行了表征.将MPCM掺加到水泥浆中制备了不同MPCM质量分数(以标准水泥的质量计,下同)的水泥试样,采用Micro-CT装置和XCOM计算代码对水泥试样屏蔽X射线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MPCM同时具有储热和抗电离辐射能力;MPCM呈椭球状或球霰状,中值粒径为16.4 μm,其核壳结构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连接,有效保持了相变芯材的储热密度;MPCM 的起始相变温度为 1.22℃,潜热(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22.18和 81.98 J/g,包覆率为 79.99%;经 80 次热循环实验后,MPCM相变温度保持稳定,平均潜热下降 6.56 J/g.MPCM能明显增强水泥试样的辐射屏蔽效果,MPCM质量分数为 10%时,制备的水泥试样MCP10 的线性衰减系数比未加入MPCM制备的水泥试样增加了42.2%.

    相变材料多功能化储热节能电离辐射屏蔽功能材料

    N-2-氰乙基吡咯/3,4-乙烯二氧噻吩电致变色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李慧娴孙肖梦许天旭邢小静...
    2645-2651,2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2-氰乙基吡咯(CNPy)和 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为原料,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导电聚合物P(CNPy-co-EDOT)膜.采用FTIR、SEM、电化学工作站、UV-Vis吸收光谱对P(CNPy-co-EDOT)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光谱电化学法,探究了 n(CNPy)∶n(EDOT)对 P(CNPy-co-EDOT)膜电致变色转换和开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DOT 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 CNPy 的合成膜能力,形成了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和光学吸收特性的P(CNPy-co-EDOT)膜;P(CNPy-co-EDOT)膜具有较低的禁带宽度(1.70~2.32 eV)和利于电解质离子传输的多孔状颗粒堆积结构;由n(CNPy)∶n(EDOT)=3∶7制备的P(CNPy3-co-EDOT7)膜具有显著的多色电致变色特性,在不同外加电压下,呈现出黄褐色(-0.8 V)、草绿色(0.4 V)到蓝色(1.0 V)的丰富颜色变化;P(CNPy3-co-EDOT7)膜的光学对比度为35.7%,响应时间为0.76 s,着色效率为219.6 cm2/C;P(CNPy3-co-EDOT7)膜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透过率几乎没有变化,能维持原来的色泽,不会出现显著的褪色现象,显示出优异的光存储性能.

    导电聚合物氰乙基吡咯3,4-乙烯二氧噻吩电化学聚合电致变色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