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处赣中吉泰盆地的泰和县严重退化红壤区为研究对象,1991年采取不同模式重建森林,2001年选择8种不同重建模式测定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表明:(1)用主成分分析排序(PCA)可将8种模式重建的森林土壤酶活性分为3类,枫香纯林及其与针叶树种的混交林模式是酶活性最高的一类,针叶纯林模式土壤酶活性最低的一类;(2)土壤各种酶活性总的垂直分布规律是自上而下逐渐减弱,但不同种类的酶、不同重建类型(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且蔗糖酶以阔叶林变异幅度最大;(3)脲酶活性两季节(5月和10月)差异最大,蛋白酶季节差异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