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劳动教育的三重空间

论劳动教育的三重空间

扫码查看
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空间的支撑,对劳动教育空间的研究不容忽视。认知在实践中得以形成,精神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基于三者关系,实践空间、认知空间与精神空间共同构成劳动教育的三种主要空间类型。其中,劳动的实践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劳动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人类社会独有的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发挥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的生存发展与社会交往奠基。学生在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更是彰显了劳动教育的认知空间。教育过程中,审美精神、创新精神、节俭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培养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进一步诠释劳动教育的精神空间。

陈继旭、陈佳瀛

展开 >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杭州,311121

劳动教育 实践空间 认知空间 精神空间

2019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优势特色学科培育项目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9JYXK036202010346067

2022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太原师范学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影响因子:0.5
ISSN:1004-5872
年,卷(期):2022.(4)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