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学校教育目的历史演进与特色

我国学校教育目的历史演进与特色

扫码查看
教育目的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总要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梳理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特色,有助于学校把握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教育副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从"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从关注政治斗争到关注经济建设再到关注人的发展;从培养"革命者"到培养"劳动者"再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三育"到"四育"再到"五育",凸显出由鲜明的政治本位、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兼顾的特色。

谭文娟、谭细龙

展开 >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4

信阳学院教育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学校教育 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五育并举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019)

19A880032

2022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太原师范学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影响因子:0.5
ISSN:1004-5872
年,卷(期):2022.(1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