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小学"非遗"学习的空间建设与课程设计
小学"非遗"学习的空间建设与课程设计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校园、进课程,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实现全面发展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杭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两所学校通过整合浙、黔两地的非遗资源,创设线上、线下互通,校内、校外联动的非遗学习空间,开拓非遗学习课程体系与实施路径.学校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非遗美育资源,依托跨界融合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意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道路.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静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 310052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习空间
课程开发
文化自信
基金:
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重点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2021A03
出版年:
2022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浙江外国语学院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影响因子:
0.053
ISSN:
1671-704X
年,卷(期):
2022.
(7)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