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小学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学校劳动教育的场地,应打上浓厚的"文化"印记,彰显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打造美观和谐的物质文化、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培育热气腾腾的精神文化,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用文化来引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万强、卓小瑜
展开 >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场地
物质文化
课程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出版年:
2022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ISSN:
1671-7058
年,卷(期):
2022.
(7)
被引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