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西官山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

江西官山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导致地许多原始林变为次生林,为了更好地研究亚热带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和多样性维持机制.[方法]按照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热带森林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CTFS)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标准.在官山自然保护区建立12 hm2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分析其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1)样地内木本植物种类丰富且稀有种较多,共有65科139属312种,其中稀有种148种,约占总物种数的1/2;2)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属水平上有28个类型(包含变型),热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59.71%,温带区系成分占37.41%;3)群落径级分布呈"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群落,优势种中大部分物种径级结构也呈"金字塔"型,处于增长状态.[结论]官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丰富,稀有种比例高,群落更新良好.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in Guansha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王倩、易伶俐、陈琳、彭巧华、欧阳园兰、龚超、曾小霞、杨清培、宋庆妮、刘骏

展开 >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宜春 336000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

物种丰富度 种-多度格局 种-面积曲线 区系特征 径级结构

财政部、环保部国家生物多样性野外监测示范基地改造项目

9131205274

2022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生物灾害科学

影响因子:0.5
ISSN:2095-3704
年,卷(期):2022.45(2)
  • 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