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主体性的现实缺失、原理审思与价值复归

教师主体性的现实缺失、原理审思与价值复归

扫码查看
教师主体性存在于师生关系之中,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学生主体性的讨论热潮中面临式微困境,并在现实中产生了缺失问题,表现为"不想参与"和"不敢管理".对教师主体性原理的审思应当回归到其所存在的师生关系之中,明确其属性是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前提是教师认识的正确价值判断,而场域是变革中的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教师主体性的复归需要从价值重塑出发,在个人价值、关系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层面上进行意义构建和路径探究.

张天、牛楠森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88

教师主体性 师生关系 价值重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目

GYJ2020004

2024

教育观察(上半月)

教育观察(上半月)

影响因子:0.331
ISSN:2095-3712
年,卷(期):2024.13(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