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与静:教学的建构性与本体性分析

动与静:教学的建构性与本体性分析

扫码查看
教学需要一种理论的、艺术的升华,在人类的思维极限中、在理论的自由旷野中,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挖掘教学之"动"与"静"中蕴藏丰富的辩证法智慧,得出结论即复归学生主体身份地位,追求教学艺术美。通过重新对教学的内涵进行梳理,实现教学的创新发展。

郝彤

展开 >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学 动与静 艺术美 学生主体

2020

教育界
广西出版杂志社

教育界

影响因子:0.049
ISSN:1674-9510
年,卷(期):2020.(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