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谐音生成机制探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谐音生成机制探究

扫码查看
汉语谐音研究多集中于对谐音现象的描写分类、汉外对比,并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社会文化及民族心理特点等层面进行分析,而从心理认知层面分析谐音生成机制的研究较少。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谐音现象进行剖析,探究其生成的内在原动力,并对当下流行的网络社交媒体语言中的谐音现象进行了分类和解释。

邱彤村、陈妍

展开 >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谐音 激活 转喻 隐喻 生成机制

本成果受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为 19YJ010205

2020

教育界
广西出版杂志社

教育界

影响因子:0.049
ISSN:1674-9510
年,卷(期):2020.(11)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