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接受美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新视角

接受美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新视角

扫码查看
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是衡量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指征.高校应直面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接受特质,提升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内驱力和创造力,可借鉴并移植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接受者中心""主体塑造""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第二文本"等理念,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和路径,以主体视角审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成效,以美学感知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贾强、陈懿范

展开 >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山东华宇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德州 253034

接受美学 获得感 思政课 教学实效性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21JDSZK09521CSZH42

2024

教育探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探索

CHSSCD
影响因子:1.13
ISSN:1002-0845
年,卷(期):2024.(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