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间断性均衡:我国宏观政策变迁的理论逻辑——以1999-2020年农村环境相关政策为例

间断性均衡:我国宏观政策变迁的理论逻辑——以1999-2020年农村环境相关政策为例

扫码查看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任务之一,多年来中央和地方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已经出台诸多相关政策.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本文对1999-2020 年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这一时间段,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呈现停滞、微调和突变的特征,反映出政策长期稳定与偶发突变的间断-均衡规律.由此,将西方公共政策理论同中国政策实践相结合,通过宏观制度结构、领导层注意力、社会焦点事件、政策社会反馈为分析框架进行理论本土化修正,或可为分析我国宏观政策变迁的逻辑提供一项理论解释.
Punctuated-equilibrium: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macro-policy change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environment-related policies in rural area from 1999 to 2020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punctuated-equilibriumpolicy changethe theory of logicalindigenization

齐晓光

展开 >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农村环境治理 间断-均衡 政策变迁 理论逻辑 本土化

安徽大学长丰乡村振兴研究院项目

XCZXY2021007-2

2023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411
ISSN:1673-9779
年,卷(期):2023.24(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