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少安

季刊

1673-9779

skxb@hpu.edu.cn

0391-3987069 3987253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焦作工学院主办,刊登文章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主要辟有经济管理研究、历史研究、山阳文化研究、期刊管理与编辑研究等。编委会由13位同志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唯物史观方法论意蕴

    李云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唯物史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论指导。坚持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审视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系统论述了建党以来的历史进程、问题和经验,于矛盾分析中透视历史现象,于实事求是中总结历史经验,于联系发展中掌握历史规律,于主体分析中明确历史合力,于历史比较中坚定历史自信,在重大历史关头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航向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历史决议唯物史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逻辑、主要挑战与推进路径

    刘伟杰魏效福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效、智能、绿色的特性,在乡村生态振兴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它以其独特的"新"与"质"的有机统一,引领着乡村生产力的深刻变革,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这一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乡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科技创新的不足、人才的缺乏等。要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强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引领,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新质生产力融合效应,深化产业协同发展;依托新质生产力汇聚生态治理合力,构建多方协作数字共治模式。

    新质生产力乡村生态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数字时代无产阶级劳动的现实症候及其应对

    李震邦李帅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与数字资本的结合使得无产阶级的生存境况进一步恶化,产生了劳动形式的革命性重塑、劳动时空的解析化牢笼、劳动价值的隐蔽性建构等问题,无产阶级逐渐丧失了本真的生存发展维度。针对数字资本化与资本数字化给无产阶级带来的困境,立足唯物史观,深刻考察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本质,检视无产阶级劳动的现实症候,确立数字劳动与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可取代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命运共同体来重塑无产阶级的现实生存向度,复归人类的社会关系本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数字资本主义无产阶级解放异化数字劳动

    五链耦合视角下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曾旗夏文欣于晓胜
    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冷链物流业态模式升级和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能。本文通过构建五链耦合视角下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理论模型,依托冷链物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和制度链的协同发展,厘清五链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五链耦合推动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建立衡量五链耦合对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推动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9-2021年31个省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PLS-SEM模型定量分析五链对我国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的作用路径,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五链之间耦合协调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期,创新链、产业链和要素链存在较大的发展短板,五链之间协同作用不强,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的发展情况。针对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现状,本文提出未来应打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积极推进各链条的强链补链工作,同时注意优化冷链产业布局,协同区域联动发展等建议,为实体产业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借鉴。

    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五链耦合PLS-SEM模型耦合协调路径分析

    数字经济能否提高居民公平感知——基于第五期CGGS数据的实证分析

    邬登辉丁仁船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第五期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与省级统计数据的匹配,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主要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公平感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公平感知,结论具有稳健性。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社会经济不平等,进而提高居民公平感知;数字经济对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公平感知提升作用更突出,有助于提升弱势群体公平感知,社会帮扶效应明显。因此,政府的相关政策应支持与引导数字经济发展,以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数字经济公民公平感知经济不平等第五期CGGS数据

    常用词视角下的明清官话嬗变管窥——以"吃(喫)/喝""寻/找"为例

    张海媚程雅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南北官话的竞争嬗变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已有成果多致力于音韵或文史方面的探讨,本文尝试从常用词视角来考察明清南北官话的竞争嬗变。研究发现:两组常用词的演变情形相似,新词均源于北方,于18世纪对旧词发起攻势,在19世纪末取代旧词,其新旧替代可谓是南北官话竞争演变的缩影,这与一些从文史或音韵角度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得益彰,证明从常用词视角研究明清南北官话的嬗变亦是一条路径。

    明清官话嬗变常用词吃(喫)/喝寻/找

    越南语母语者汉语非宾格动词习得研究

    李素枝史旭燕
    56-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写作产出任务与语法判断任务,考察了越南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未能完全习得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学习者未能习得汉语非宾格动词后置论元的语义限制;学习者对不同语义突显度的非宾格动词子类的习得程度不同。上述结果表明越南学习者未能建立起完善的汉语非宾格动词表层结构表征,该结果不支持"接口假说"。

    汉语非宾格动词越南语母语者汉语二语习得句法-语义接口

    强调与焦点、意外范畴关系之辨

    段继绪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调""焦点"和"意外范畴"是表达不同语法意义但关系相近的范畴。"强调"和"焦点"重在表达新信息,在语用功能和表达手段上具有重叠和交叉,但两者在立场或视角、主观性强弱、范畴义来源等方面存在差别。而"强调"和"意外范畴"则时常共用同一语言形式,但两者在范畴义、语义对象范围和句法结构复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三个范畴是关系相近的不同语法范畴,在语言形式和语法意义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非等同或替代关系。

    强调焦点意外范畴辨析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研究述评

    闫志强侯丽娟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工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工人运动机制研究、领导工人运动类型研究、领导工人运动事件研究、领导工人运动人物研究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工人群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上。相关研究对于深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认识大有裨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在于加强对区域人物的研究、加强对地方档案和外文报刊的使用、加强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加强与地理学和历史文献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

    中原新解放区统一财经的探索与成效(1947-1949年)

    秦泽董佳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7年刘邓大军出击外线、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中共中央根据战局变化暂缓第二次战略跃进,决定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重建长江以北稳固的中原新解放区迫在眉睫。统一财经是建设中原新解放区的关键,征粮与货币是首先要解决的两大核心财经问题。中国共产党采取统一征粮、实行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发行中州币以统一金融市场,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财经体系。随着中原新解放区的巩固,中国共产党既进行革命斗争,又开展民主建政。中原新解放区统一财经的实践可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中建政"的体现,为"经略中原"战略提供了军事、经济、政治的战时支撑,具体表现为统一战勤与军需供应的支前保障、加快塑造中原新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秩序。战时背景下中原新解放区的统一财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财政经济的思考与实践。

    解放战争中原新解放区统一财经新民主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