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当代艺术作品中"中国符号"的误读与祛魅

当代艺术作品中"中国符号"的误读与祛魅

扫码查看
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创作中,出现了中国艺术家大量使用"中国符号"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误读"渗透到艺术文化、艺术市场、公共教育、史论批评等各个领域,价值观念差异导致误解和魅惑.如何正确认识"误读",如何"祛魅",在创作中不刻意使用,也不必去刻意回避使用"中国符号".真正体现中国人的基因属性、地域与情感的本源价值和归属感,去"西方中心"和"后殖民"的色彩,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艺术家作品中运用"中国符号"的新角度.
Misunderstanding and Disenchantment of "Chinese Symbols" in Contemporary Art Works

叶洪图、田佳妮、张滨

展开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中国符号 误读 祛魅

2020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影响因子:0.173
ISSN:1672-4909
年,卷(期):2020.(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