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紧凑、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下回归行人友好的街道——以深圳市为例

紧凑、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下回归行人友好的街道——以深圳市为例

扫码查看
为了解决紧凑、高密度发展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开放空间缺乏等问题,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公有化的部分,其作用日益凸显.当下街道更多的是以机动车为标准建成的,而对"人性尺度"关注甚少,致使街道活力不断丧失.文章分析了深圳市街道当前存在缺乏独立的自行车道、街道步行安全性较差和街坊尺寸过大等问题.并指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街道进行改造:(1)加设"机非共板"的连续非机动车道;(2)创造安全、易达的步行环境;(3)减小道路宽度,增加路网密度.
Returning to Pedestrian-Friendly Streets in a Compact, High-Density Urban Development Model——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陈方、张澄洋、丁思远

展开 >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紧凑城市 街道 行人友好 深圳

基于城市共享的"城市渗透住区"探索研究及相关规划控制导则建立——以深圳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187081202

2020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影响因子:0.173
ISSN:1672-4909
年,卷(期):2020.(9)
  •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