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场地自然的解读与再生
场地自然的解读与再生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由快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发展阶段,设计师面临的主要设计对象是自然空间.文章从景观设计的自然维度,阐释对自然4个层次的理解,提出了场地解读的重点在于对场地地域特质、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并以永康南溪湾郊野公园设计为例,面对场地不同层次的自然,采用不同设计手法使场地多态自然得以融合共生.基于丹霞山体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和河流曲流现象,采用尊重自然地理过程的适应性设计,使场地自然得以延续与再生.
外文标题:
Interpret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Site Natur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超、张秀珍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自然的理解
场地解读
再生
多态
曲流现象
丹霞地貌
出版年:
2020
DOI:
10.19875/j.cnki.jzywh.2020.12.068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影响因子:
0.173
ISSN:
1672-4909
年,卷(期):
2020.
(12)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