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

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

扫码查看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密集、紧凑型开发成为主流,高校的建设也应摆脱传统大而全的规划理念,进入精细化发展新时期.不同于内地高校,受限于地理条件,香港地区高校自建校之初就采用高密度的开发模式.文章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对其校园的功能布局、建筑、开放空间等设施进行使用后评价,发现其通过立体分层较好地解决了人车冲突和用地紧张的问题,并利用"连廊、雨棚"等设施串联了各个空间,但在通风和噪声的处理上尚有改进的余地.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丁思远、张澄洋

展开 >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使用后评价 高密度 校园

2021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影响因子:0.173
ISSN:1672-4909
年,卷(期):2021.(3)
  •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