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形态学视角下历史街区居住空间形态演变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为例

形态学视角下历史街区居住空间形态演变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为例

扫码查看
历史街区作为地方历史文化延续的载体,其更新改造是存量规划时代下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更新往往采取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商业性改造模式,大量传统居住空间转变为现代消费空间,此种方式有助于短期内快速提升街区活力和经济效益,但长远来看易引发街区空心化、文化同质化、商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为例,运用康泽恩学派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从道路交通、建筑组合、功能布局三个维度剖析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并探讨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住区建设以及探索社会形态与居住形式的互适性等新型人居环境思维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Residential Space Form of Historic Districts from the 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Xinhepu Historic Districts in Guangzhou

Xinhepu Historic Districtliving spacemorphological evolutionmechanism of action

罗琳琳、张春阳

展开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新河浦历史街区 居住空间 形态演变 作用机制

2023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影响因子:0.173
ISSN:1672-4909
年,卷(期):2023.(7)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