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借鉴与发展--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与俄国未来主义诗歌流派创作手法的比较分析
借鉴与发展--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与俄国未来主义诗歌流派创作手法的比较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因为它特有的时代性、苍白性和狭窄性,在如今看来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很小。匈奴“上帝之鞭”于欧洲建立的王朝,在引起当地多米诺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后,因没有足以支撑的文明而土崩瓦解,中国当代的政治抒情诗就与之类似,在经历五六十年代铺天盖地的鼎盛期后,逐渐不再被热衷,以至趋于边缘化的地位。虽然如此,它所曾具有过的价值在历史上仍不容否定,在此,笔者着重将俄罗斯白银时代未来主义诗歌流派对其的影响及两者比较作一个分析。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谢梦颖
展开 >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00
关键词:
俄国文学
未来主义
政治抒情诗
马雅可夫斯基
郭小川
出版年:
2015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影响因子:
0.043
ISSN:
2095-3089
年,卷(期):
2015.
(21)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