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某"三甲"肿瘤医院住院患者并发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CRPA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将其分为CRPA感染组(n=80)和非CRPA感染组(n=80),分析患者发生CRPA感染的历年趋势、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三年间,2019年CRPA的检出最多(38株,占47.50%),2020年的检出最少(13株,占16.25%);CRPA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48株,占60.00%),其次为胆汁(9株,占11.25%);在科室分布方面,CRPA主要检出自ICU(18株,占22.25%)和呼吸内科(16株,占2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抗菌药物联用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以及留置深静脉导管、导尿管、引流管与患者发生CRPA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品种数≥3、抗菌药物使用疗程≥14 d和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是患者发生CR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PA主要检出自痰液,而其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内科;抗菌药物联用品种数≥3、抗菌药物使用疗程≥14 d和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是患者发生CRPA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遏制或减少CRPA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