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钠的研究进展

    侯举夏延哲李佳
    983-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耐药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阴性菌(carbapenem-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CR-GNB)的危害尤为严重。临床对CR-GNB感染的防治手段非常有限,故迫切需要新型抗菌药物。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钠是由第 4 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和新型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尼硼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其对A、B、C和D4 类β-内酰胺酶都具有直接的抑制活性,因而可能对CR-GNB等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该文从头孢吡肟和他尼硼巴坦钠的作用机理、药学特性、抗菌活性、临床研究、抑酶/抑菌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而为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钠β-内酰胺类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阴性菌

    1例免疫异常合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孕妇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何赛珠李佳夏延哲
    98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1 例免疫异常合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孕妇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孕妇并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孕妇(31 岁,停经 16+4 周)因发热 6d入院治疗,入院后行双侧血培养,同时予头孢呋辛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次日,血培养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且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敏感;由于院内无氨苄西林,但综合细菌药敏结果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推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应该有效,遂将抗感染治疗方案改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 d后,患者无发热,但之后血培养仍检出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约 2 周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且甲型流感病毒抗体IgM阳性,乙型流感病毒抗体IgM弱阳性,患者及其家属考虑病情复杂,决定终止妊娠;引产后,患者 3 次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均出现肌肉酸痛等症状,怀疑可能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有关,遂改用青霉素;4 d后,又改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但服用后出现皮疹和瘙痒,考虑为药物性皮疹,因患者已终止妊娠遂决定改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不日,患者状况好转而出院,临床药师建议继续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并定期复诊。结论: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发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临床药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随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孕妇药学监护合理用药

    1例慢性鼻窦炎继发脑脓肿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

    卢娴韩国强钱鑫
    994-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继发脑脓肿的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类似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因"发热、头痛 8d"来院治疗,综合患者的头颅CT结果和症状表现,初步考虑为病毒性脑膜炎,遂经验性予阿昔洛韦;2 d后,患者仍有发热、头痛,不排除细菌感染可能,遂加用头孢曲松;之后,MRI提示,患者左侧上颌窦、筛窦、额窦等炎症与脑脓肿病灶位于同一侧,加之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查回报牙髓卟啉单胞菌和口腔普雷沃菌,结合患者存在慢性鼻窦炎,不排除脓肿来源于鼻窦可能,遂停用头孢曲松而改用美罗培南;随后,患者体温有所下降,但CT检查提示脑疝形成可能,遂行手术治疗,考虑颅内感染多由革兰阳性菌所致,故经验性加用万古霉素;之后,颅内脓性分泌物标本中果然检出星座链球菌;3 d后,由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低于推荐值下限,于是对其调整了给药频次,并加用了奥硝唑;经过 1 个多月的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存在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其所发生的颅内感染,临床上应充分考虑口鼻部常见菌播散感染的可能,并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而在治疗上应尽量覆盖可能的常见菌,从而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

    慢性鼻窦炎脑脓肿牙髓卟啉单胞菌星座链球菌口腔普雷沃菌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的案例分析与文献复习

    乌丹李利欣郭冬杰
    1000-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合现实病例和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多黏菌素B所致神经肌肉阻滞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多黏菌素B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临床上 1 例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病例的发生特点,并以"多黏菌素(polymyxin)"、"神经毒性(neurotoxicity)"或"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为主题词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采集其中所报病例的相关资料,分析多黏菌素B所致神经肌肉阻滞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检索到有效文献 6 篇,涉及病例 8 例;在 9 例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病例中,有 8 例发生于首次用药后的 5d内,而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7 例)和口周异常(5 例),其中有 6 例呼吸困难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处置;经过处置,除 1 例后续因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外,其余均好转或痊愈。结论:神经肌肉阻滞为多黏菌素B较少见的不良反应,尽管少见,但其结果却较为严重,尤其是呼吸困难应着重关注,对此临床应加强多黏菌素B的用药监护,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多黏菌素B神经肌肉阻滞呼吸困难药物不良反应

    某院抗感染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分析

    胡小倩
    1005-1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抗感染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上报的 107 例抗感染药物相关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ADRs的报告类型、所涉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抗感染药物相关ADRs的临床特点。结果:107 例ADRs报告中,报告类型主要为"一般"(97 例,占 60。65%),"新的一般"和"严重"分别仅 6 例和 4 例;ADRs所涉患者在性别上男性略多于女性(56 例vs 51例),而在年龄上以>50 岁者居多(71 例,占 66。36%);ADRs所涉药物主要为喹诺酮类(48 例,占44。86%)和头孢菌素类(20 例,占 18。69%),而药物的剂型主要为注射液(53 例,占 49。53%)和粉针剂(53 例,占49。53%);抗感染药物相关ADRs 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54 例,占 50。47%),其次为胃肠道系统(14 例,占13。08%)和注射部位(10 例,占 9。35%)。结论:抗感染药物相关ADRs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而品种上主要为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剂型上基本均为注射制剂,对此临床应加强相关监测,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抗感染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合理用药

    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2022年所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分析

    徐诗雨卿爽
    1009-1012,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 2020-2022 年所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 1 971 例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其中患者的年龄、ADRs的临床表现和累及器官,以及ADRs所涉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方式等信息,分析ADRs的临床特点。结果:1 971 例ADRs报告中,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于≥40 岁(1 643 例,占 83。36%);3 年间,ADRs所涉药物的剂型均以注射液为最多,其次为片剂,随之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其次为口服;3 年间,前 10 位ADRs所涉药品均主要为碘克沙醇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和抗肿瘤药物,并且抗肿瘤药物ADRs的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 971 例ADRs报告的报告类型主要为"一般"(1 442 例,占 73。16%),但"严重"的也有 529 例(占 26。84%);529 例严重ADRs主要累及的免疫系统(136 例,占25。71%)、消化系统(113 例,占 21。36%)、皮肤及其附件(93 例,占 18。58%)和循环系统(93 例,占 18。58%);而严重ADRs的影响主要为"导致患者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268 例,占 50。66%)和"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223 例,占42。16%),但也有 35 例(占 6。62%)危及了患者的生命。结论:中老年是ADRs的高发人群,并且严重ADRs的发生比例较高,对此临床应持续加强患者的用药宣教和监测,以保证患者能在发生ADRs的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合理用药

    某院儿科门急诊多西环素超说明用药的情况分析

    劳楚瑜王钰琦陈杰
    1013-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科门急诊多西环素超说明用药的情况,为临床患儿多西环素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3 年 11 月―2024 年 6 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急诊的 68 660 张处方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处方所涉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其中多西环素的超说明书用药特点和合理性。结果:68 660 张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中,使用了多西环素的处方有 605 张(占 0。88%);605 张多西环素处方中,所涉患儿的临床诊断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373 张,占 61。65%)和下呼吸道感染(232 张,占 38。35%);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有 287 张(占 47。44%),其中主要的类型为"超适用人群用药"(189 例,占 65。85%),其次为"超适应证用药"(99 张,占 34。49%);287 张超说明书用药处方中有 195 张存在联合用药情况,其中以与抗感冒药联用为最多(145 张,占 50。52%),而与抗病毒药物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联用处方分别有 11 张和 12 张;605 张多西环素处方所涉患儿中,开展肺炎支原体检测的有 533 例,其阳性检出率为 86。12%,而超说明书用药患儿和超适用人群用药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5。21%和 93。82%;开展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检测的有 297 例,其阳性检出率为 86。53%,而超说明书用药患儿和超适用人群用药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3。46%和 92。92%;此外,有 395 例(占 65。29%)患儿在使用多西环素前的7d内服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多西环素超适用人群用药患儿中有 157 例(占 83。07%)在7d内服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循证分析结果显示,287 张多西环素超说明书用药处方中有循证学证据支持的有266 张(占 92。68%)。结论:医院儿科多西环素存在较多的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其中尤以超适用人群用药为多,虽然仅少数无循证学证据支持,但临床仍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培训,以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多西环素超说明书用药儿科合理用药

    某院2012-2021年住院病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王广钊莫坚李杨蒙光义...
    1018-1024,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12-2021年住院病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的相关性,为临床细菌耐药的防控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2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区送检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作为研究资料,统计革兰阳性菌及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检出数据和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计算历年各抗菌药物的AUD,分析MRSA的检出率与AUD的相关性。结果:2012-2021年,医院住院病区革兰阳性菌中SA的检出率从26。70%升至50。70%,变化显著(P<0。01);而SA中MRSA的检出率在38。20%至 57。04%之间浮动,平均检出率为 48。27%;药敏结果显示,SA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之势,并且变化显著(P<0。01),此外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始终为0。00%;2012-2021年,青霉素、头孢唑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总喹诺酮类药物的AUD均呈下降趋势(P<0。05),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莫西沙星的AUD呈升高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RSA的检出率与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总喹诺酮类的AUD呈正相关(P<0。05),而与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AUD呈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SA的检出率与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总喹诺酮类药物的AUD相关性的确定系数R2 均大于 0。7,具有临床意义。结论:医院MRSA的检出率常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其又与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总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关系密切,故临床开展抗感染治疗时应适当调整此类高相关性药物的使用习惯,以降低MRSA的产生。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合理用药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的中药复方外用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研究

    王玮朱柯伟
    1025-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挖掘国家专利数据,探究中药复方外用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痤疮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检索时至 2024 年 3 月的外用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专利,统计其中中药的品种、频次等信息,分析各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归类、适宜组合等规律。结果:经检索、筛选,共得到 255 件外用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专利,其中涉及中药 425 味,累计频次为 2 003 次,其中出现频次前 3 位的依次为黄芩、大黄和白芷;所涉中药在性味上以寒(1 127 次,占 56。27%)、苦(1 179 次,占 58。86%)为主,在归经上以归肝经为主(1 109 次,占 55。37%),而在功效上以清热药的味数(130 味,占 30。59%)和频次(778 次,占 38。84%)最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药物为黄芩、丹参、黄柏、苦参、大黄、白芷;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芩、丹参、大黄、白芷、黄连、黄柏、苦参、金银花、冰片、蒲公英、皂角刺、连翘、赤芍、茯苓可归于一类。结论:外用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专利中,中药的性味以苦、寒为主,且多归肝经,此外复方中黄芩、丹参、黄柏、苦参、大黄、白芷为核心药物。

    痤疮外用中药复方国家专利用药规律

    路径化管控对医院耳鼻喉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分析

    任林宋惠珠亓志刚黄元...
    1032-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路径化管控对医院耳鼻喉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医院耳鼻喉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严重超标的情况,在业务院长牵头、多科室协同下分析AUD超标的主要原因,并建立路径化管控工作模式,比较实施路径化管控前后耳鼻喉科的AUD、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和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改善情况。结果:实施路径化管控后,耳鼻喉科的AUD快速从 99。80 降至 62。68,最低至 37。68;实施路径化管控后,耳鼻喉科的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快速从 10 万元以上降至 5 万元左右,最低至 4。68 万元;点评结果显示,在实施路径化管控后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合理率、药物选用合理率和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路径化管控可以显著改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从而减少非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而提高临床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路径化管控耳鼻喉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围术期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