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胆石症患者并发胆道感染(biliary tract infection,BTI)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为胆石症患者防治BTI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7月抚州市临川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TI将患者分为BTI组(n=134)和非BTI组(n=134);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情况、手术时长、结石数量、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结果:134例并发BTI患者的胆汁标本中共检出17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3株(占68.7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51株(占28.49%,主要为肠球菌属)和真菌5株(占2.7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40.00%);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和手术时长与胆石症患者并发BTI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有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2个、手术时长>70 min是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石症合并BTI患者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尽量依据病原菌的耐药特点选择合适药物;同时,患者发生胆道感染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和手术时长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加强相关患者的防护,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