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与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脓性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感染类型、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以牙源性感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腺源性、外伤性等;感染部位以眶下间隙最多,其次为咬肌间隙、颌下间隙、颊间隙等;10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标本共检出病原体394株,其中需氧菌227株(占57.61%),厌氧菌167株(占42.39%);需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溶血性链球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厌氧菌中普雷沃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梭杆菌对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放线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结论: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主要感染部位为眶下间隙,厌氧菌为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需行病原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以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