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为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吉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史、住院史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结果:6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69例,感染发生率为28.17%;169例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58.33%,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6株(占18.7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44株(占22.92%,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00%;白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是否多次或长期住院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0岁、使用抑酸剂、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伴有基础疾病、多次或长期住院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医院感染风险,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但不同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存在差异,临床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此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用药情况、住院情况关系密切,临床对高危患者应加强管理和监护,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